《余生欢》 第1章 在线阅读
我身披十里红妆站于你身侧,红盖之下,是指向我脖颈的利剑。
“我们本不止于此的。李居安。”谢行简冷声道。
我隔着喜帕望着他,彷佛见到了那年上元节左手持花,右手执剑的翩翩少年郎,
“我一定会来娶你。”他把花赠予我。
火树银花不夜天,今宵尽兴不归眠。
漫天的孔明灯在他身后,我望着他,一身月牙白锦袍,眸光温柔。
“好。”我轻声道。
一
红烛影影绰绰,我静静地坐在喜榻上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
都说诗咏关雎今夕祝,三生石上契情长,
幼时的我也曾希冀过与夫君同饮合卺酒,共剪红窗烛。
可任谁都知道,谢行简不爱我。
他爱的是沈将军府沈二小姐沈易清。
彷佛是满屋的红色太过刺眼,又或者是门外的恭贺声不绝于耳。
“谢小将军大喜!”酒盅碰在一起。
“老身先恭喜谢小将军了!”
阵阵喧闹过后,安静忽地笼罩下来,夜已深了。
门外的小婢轻轻推门进来,
“夫人,将军传话说不必等了,他已去书房歇下了。”
我也是能猜到的,今日结亲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剑指向我,便是没想再遮遮掩掩下去。
我拿下盖在我头上的喜帕,满目红色褪去,看见了放在床边的如意秤,我缓缓走到桌边,拿起桌上的合卺酒,一饮而尽。
无妨。
我推开门,只眼便见了院里的枇杷树。
幼时的我与谢行简一处长大,我阿爹又与他父亲交好,儿时便定了娃娃亲。
谢行简自小把我当亲妹妹看待,惜我疼我。
总角之时,我便是个调皮不听教的,没有一点官家小姐的样子,谢行简带着我逛遍了谢府上上下下,每日不是打鱼就是捕鸟,那次我瞄见了院子里的枇杷树,看着满树“花似牡丹殷泼血”的枇杷,我便瞒了照顾我的婢子,悄悄地爬了上去,儿时的我也是个胆大的。硬是爬了一丈高,为的就是摘个枇杷尝尝鲜。
虽说是上去容易,下来便难了,谁也不会教官家小姐怎么爬树,我手里拿着枇杷,望着下面,觉得那地面离我有足足百尺高,抱着树干便开始嚎啕大哭。
哭了没几声,便有人走过来。
谢行简第一个发现了我。
“你只管下来,我一定会接住你的,安安。”
安安,是我的小字。
瞧着他目光灼灼,一脸坚定,伸出双臂,作出誓死不归的样子,我便也不再怕。
于是撒开抱着树干的手,
纵身一跃....
摔在了他的身上....
“痛痛痛......”
我倒是还好,只扭伤了脚,谢行简倒是惨了,先是为了接我摔了个狗啃泥,又遭受了掉下来的枇杷的二次攻击。
后来我便一瘸一拐的被阿娘带回去教育,因为我调皮不懂事。
而谢行简被医好之后被他阿爹罚跪了几天祠堂,缘由是他没有照顾好我,胆敢让我去一个人爬树。
想着年少时的开心事,我穿着喜服在树前驻足了好长时间,才迟迟回了房里,合上了门。
谢行简从暗处走了出来,眸底漆漆,凝视着那处他本该出现的婚房,半晌,轻叹了口气。
一切本不该如此,如若我家没有被满门抄斩的话。
二
大婚后的第二天,我便被谢行简安置在偏院的一间小屋里,离正厅很远,离他的寝居也很远。
只有一个名唤殷夏的小婢服侍我,怯生生地帮我梳着发髻。
“你如今年龄几何了?”
“回夫人,十四了。”
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,十四岁,正是豆蔻年华。
可我的十四岁,似是苦的不能再苦了。
我犹记得自己求了阿爹好久,才得到他的同意,让我和谢行简一同出去赏花灯。
我穿着一袭白衣委地,上绣蝴蝶暗纹,一头青丝用蝴蝶流苏浅浅绾起。
见到谢行简时,他身着一身月牙白锦袍,身如玉树。
银花火树,落落星痕,我执着谢行简在熙攘的人流中穿行。行至琼明湖畔,冉冉上升的孔明灯,如盈盈烁烁的星子。
“安安。”他唤我。
我仰起头望着谢行简,他的衣袍尚且带着风雪的冰冷,姿态却温柔如对待此生唯一的珍宝,
“我一定会娶你,安安。”他把猜灯谜赢来的花赠予我,
我听见了自己的心跳,在这雪地里,鲜活有力的,一下又一下。
“好。”
那年我十四,谢行简十七。
如今我方十六,他十九。
两年时间足以改变太多。
细雪总是挽留不住相思意。
我满意欢喜飞奔回府时,见到的却是满地的红色。
漫天飞雪也席卷不住的红。
那一夜,谢行简向我表明心意。
那一夜,我丢了阿爹和阿娘。
李府正门早已被封条封上,我从儿时经常溜的偏门走进去。那晚的可怖景象,想必我这辈子也不会忘却,尸体横陈,死状各异。
泪珠跟断了线的串珠一般,扑簌簌地往下掉,我抑制不住地全身发抖,小声唤着爹和娘,无人回应。所有的房门都被锁了,我在爹娘的门前蹲了一夜,期盼着他们能平安回来,血污浸染着白衣,大雪侵染着鞋袜。
好不容易捱到天亮,谢伯伯差人来寻我,发现我躺在正厅前的旷地,蜷成一团。
我脸上还挂着泪,身上的褂子脏的不成样子,狼狈得紧。
过了一年的时间,我才拼凑出事情始末。
阿爹被人诬陷谋反,李府府邸上下的仆人直接斩杀,阿爹和阿娘被押入大狱,听从陛下的发落。
而我被保了下来,以谢家妻的身份活了下去。
这两年的时间里,我辞别了谢伯,解了那定下的娃娃亲,我不能拖累谢行简,寻了一个绣庄去当绣娘,儿时被阿娘强迫着做些女红,那时本还不愿,现却是能用来养活自己的营生。
自那晚后,我便再也没有见过谢行简,偶然听谢伯提起,好似是自请出征为国平乱。
我不知谢行简在远塞边疆是怎么抗击胡搅蛮缠的吐蕃人,孤军奋战之时是何等的绝望。
谢行简自然也不知这年深冬,血染白雪的街道,我是怎么熬过从行刑菜市到绣庄那千百来步的。